一、培养目标
(一)热爱祖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纪守法,德才兼备,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基础,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研究方法和技术,洞察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独立从事旅游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学术研究和管理沟通。
(四)具有独立从事旅游管理学科的教学、科研、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并善于将各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旅游管理的理论体系相联系。
2.系统和深入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把握该领域的主要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系统地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趋势。
3.掌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管理科学及数量研究的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并能够将这些方法、原理应用到旅游管理具体实践中。
4.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比较熟悉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和进行语言交流。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1)具有综合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具有人际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正确运用旅游管理管理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解决旅游管理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3)能够跟踪、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学术动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本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
(4)具备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较好地陈述观点;具有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外语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
2.学术道德
恪守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抄袭剽窃,杜绝弄虚作假,反对一稿多投,反对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能熟练查阅和使用旅游管理学科重要的相关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现状、问.和发展趋势;具备基本的文献搜集、整理和评析能力;扎实掌握旅游管理学科规范的、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2.科学研究能力。深入了解和认识旅游管理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掌握所属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提炼科学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理论或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实践能力。通过实习或项目研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观察、跟踪和总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运用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此开展研究,以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并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实践工作。
学术交流能力。具备基本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在自己研究领域无障碍地与其他研究者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具备简明、清晰、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项目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旅游规划与开发
2.旅游企业管理
3.旅游信息化与旅游电子商务
4.休闲与旅游经济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1)
五、实践与创新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可获得专业学术论文2学分:
(1)在校期间发表A2及以上级论文记5学分,A3级记4学分,B1级记3学分。发表B2级刊物或者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学分认定以会议邀请函为依据)记2学分。论文署名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
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的学术论文按照研究生为第一作者计学分;第一作者为本校本学科教师,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的学术论文按1/2比例折算记学分;以其他合作方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只给第一作者研究生记学分;
(2)参与B2级及以上项目,前3名,学分认定以立项书、结项报告书为依据;
(3)获得省部级(含)以上和国家级学术会议级别的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排名前5名,二等奖排名前4名,三等奖和其它奖排名前3名。
其它学分按照《山西财经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晋财大校【2017】92号)“第四章 实践与创新培养”要求执行。
六、学位(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参照《山西财经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晋财大校【2017】92号)中“第五章 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执行;撰写格式按照《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模板(2019版)》执行。
七、本专业主要文献(见附表2)
附表1:
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学术学位)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课程归属 |
备注 |
必修课 |
公共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2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8学分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6 |
外国语 |
4 |
64 |
1-2 |
经贸外语学院 |
尊重学术道德与遵守学术规范 |
1 |
18 |
1 |
研究生院 |
专业基础课 |
管理学前沿 |
2 |
48 |
1 |
研究生院 |
9学分 |
中级微观经济学 |
2 |
48 |
中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 |
2 |
48 |
专业课 |
旅游管理研究方法 |
4 |
64 |
2 |
统计学院 文化旅游学院 |
10学分 |
旅游管理理论前沿 |
4 |
64 |
专业Seminar |
2 |
32 |
方向选修课 |
旅游规划与开发专题 |
2 |
32 |
3 |
文化旅游学院 |
2学分 |
旅游企业管理专题 |
2 |
32 |
旅游目的地运营与管理专题 |
2 |
32 |
旅游信息化与旅游电子商务专题 |
2 |
32 |
休闲与旅游经济专题 |
2 |
32 |
选修课 |
任意选修课 |
从各学科培养方案中自主选 修,鼓励选修其它学科的方法论课程。 |
4 |
64 |
1-3 |
相关学院 |
4学分 |
任意选修课 |
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需要在相关专业开设课程中选修2门; |
4学分 |
实践与创新培养 |
学术论文2 学分;科研项目1 学分; 专业学术报告(可选),教学实践1 学分; 社会实践1 学分。 |
5学分 |
总学分 |
|
38学分分 |
注:补修课,不计学分。
附表2:
本专业主要文献
序 号 |
书名/期刊 |
著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选/必读 |
1 |
Tourism Marketing |
Manjula Chaudhar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11年 |
|
2 |
Tourism Policy and Planning: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
David L. Edgell Sr |
Routledge |
2013年 |
|
3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Th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Industries |
Dennis Nickson |
Routledge |
2013年 |
|
4 |
Tourism Management |
Page, Stephen |
Routledge |
2015年 |
|
5 |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in China |
保继刚 |
商务印书馆 |
2017年 |
|
6 |
当代旅游学 |
李金早等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2018年 |
|
7 |
徐霞客游记(全四册) |
朱惠荣,李兴和译注 |
中华书局 |
2015年 |
|
8 |
基础旅游学(第4版) |
谢彦君 |
商务印书馆 |
2015年 |
|
9 |
中国旅游通史(全两卷) |
章必功 |
商务印书馆 |
2016年 |
|
10 |
旅游哲学:从现象到本质 |
[英]约翰·特赖布著,赖 坤、张骁鸣等译 |
商务印书馆 |
2016年 |
|
11 |
心理学与生活(第19 版) |
[美] 理查德·格里格,[美] 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6年 |
|
12 |
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 |
[美]肯·G 史密斯等主编,徐飞等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年 |
|
13 |
世界旅游发展史 |
彭顺生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2017年 |
|
14 |
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 |
[美]段义孚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7年 |
|
15 |
旅游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
张宏梅,杨钊,陆林 |
科学出版社 |
2018年 |
|